留学群专题频道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栏目,提供与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10-24
十月马上就要过去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准备工作,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人民币跨境使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人民币跨境使用
知识点:人民币跨境使用
(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概念
跨境人民币业务是指居民(境内机构、境内个人)和非居民(境外机构、境外个人)之间以人民币开展的或用人民币结算的各类跨境业务。
(二)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类型
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境内企业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均可以选择以人民币结算。
2.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1)按照“事后管理”原则,各商业银行依据企业提供的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的核准证书办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
(2)商业银行在办理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时应履行下列义务:①严格进行交易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查;②按照规定报送信息;③履行反洗钱义务;④履行反恐融资义务。(多选)
3.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境外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可以使用人民币来华开展包括向新设企业出资、并购境内企业、股权转让及对现有企业进行增资、提供贷款等业务,以及将所得人民币资金汇出境外。
4.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
(1)国际贸易融资方式按提供融资便利的对象可以分为进口贸易融资(进口信用证、海外代付、进口押汇等)和出口贸易融资(打包贷款、出口信用证押汇、出口托收押汇、福费廷、出口信贷等)。
(2)跨境贸易人民币融资业务应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融资金额需以出口企业与境外企业之间的贸易合同金额为限。
5.跨境人民币证券投融资。
政策性银行和国内商业银行可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香港市场将这些人民币债券称为“点心债”。
境外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也称为“熊猫债”)主要为国际开发机构。
6.双边货币合作
(1)货币互换协议:中央银行间开展货币互换的目标:①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临时措施,在危机期间采用,互相提供流动性支持。②作为金融危机的常设预防机制,构建预防危机的安全网。③作为深化双方经济金融合作的措施。
(2)本币结算协议:允许在边境贸易或一般贸易中使用双方本币或人民币进行结算。
推荐阅读:
10-24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考生应该抓紧时间做好备考工作,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国际货币体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国际货币体系
知识点: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
1.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是指通过国际惯例、协定和规章制度等,对国际货币关系所做的一系列安排。
2.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2)确定汇率制度
(3)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
1.国际金本位制
(1)英国1821年最早采用该制度;
(2)金本位制内容:
①由铸币平价决定的汇率构成各国货币的中心汇率。铸币平价:两国本位币的含金量之比决定两国货币汇率。
②市场汇率受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波动幅度为黄金输送点。
黄金输送点:当汇率对一国不利时,人们就不用银行券对外进行支付,而改用黄金,因而各国货币汇率波动很小。
2.布雷顿森林体系
(1)主要运行特征:
①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双挂钩原则。
②可调整的固定汇率:人为的固定汇率制度。
③国际收支的调节:短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长期失衡通过汇率平价解决。
(2)特里芬难题:“双挂钩”的规定蕴含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可克服的缺陷。
3.牙买加体系
主要运行特征:
(1)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黄金、美元地位下降,日元、马克所占比重增加。
(2)多种汇率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
①发达国家:单独浮动、联合浮动;
②发展中国家:盯住某种主要货币或一篮子货币,实行单独浮动的很少。
(3)国际收支的调节:经常账户失衡调节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金融市场融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节等方式。
(三)国际主要金融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机构。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①监督成员国及全球的经济、金融发展和政策;
②向有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提供贷款;
③向成员国政府和中央银行提供技术援助。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
①份额:成员国认缴的资本金,包括加入时认缴和增资份额。25%以特别提款权或主要国际货币缴纳;75%以本币缴纳。
它将决定成员国在组织中的投票权、借款数量和特别提款权的分配。
成员国缴纳的份额是国际...
10-14
距离2020中级经济师考试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所得税的主要特点”,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所得税的主要特点
所得税的主要特点
1.所得税:对所有以所得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
2.所得课税的特点:
(1)税负相对比较公平,比较符合“量能负担”原则。
(2)单环节征收,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也不易转嫁,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3)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发挥“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推荐阅读:
...10-14
备考复习的阶段掌握的知识点越多,考试通过的几率越高,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推荐阅读:
...10-14
为了在考试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考生需要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无差异曲线的概念
无差异曲线的概念
1.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的。
推荐阅读:
...10-14
付出多少就能收获多少,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工作,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汇率制度”,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汇率制度
1.汇率制度:
各国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分为: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2.固定汇率制度:
(1)金本位制度:自发的固定汇率制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3.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1)经济开放程度;
(2)经济规模;
(3)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
(4)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5)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4.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推荐阅读:
...
备考复习期间,考生应该专心备考,加快备考复习的进度,做好考前的备考工作,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统计学”,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统计学
统计学
1.统计学:
提供了一系列用于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方法。
2.描述统计:
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如何取得所需要的数据,如何用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展示,如何描述数据的一般性特征。
3.推断统计:
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大类;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假设检验是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对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
推荐阅读:
...10-14
考试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我们自己,考生需要抓紧时间,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统计调查的方式”,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统计调查的方式
统计调查的方式
1.统计报表
是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调查方式。
2.普查
(1)特点: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准确,规范化程度较高;使用范围比较窄。
(2)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每逢年份的末尾数字为3、8的年份实施。人口普查逢“0”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逢“6”的年份进行,均为每10年一次。
3.抽样调查
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的特点。
4.重点调查
(1)从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调查结果不能推断总体。
(2)重点单位是指在所要调查的数量特征上占有较大比重的单位。
5.典型调查
(1)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调查结果不能推断总体。
(2)作用:弥补全面调查的不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推荐阅读:
10-13
考试悄悄的向我们靠近,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经营者的义务”,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经营者的义务
1.履行法定义务以及约定义务
2.接受监督的义务
3.安全保障义务
宾馆、商场、餐厅、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的经营者应对消费者尽到的义务。
4.缺陷商品召回义务
应告知消费者、经营者应承担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5.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
6.标明真实名称和标志的义务
7.出具凭证或单据的义务
8.质量担保的义务
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9.履行“三包”或其他责任的义务
没有规定和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
10.无理由退货义务
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天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除外:消费者定作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
11.格式条款的合理使用义务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否则该内容无效。
12.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
13.信息说明义务
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的经营者应对消费者尽到的义务。
14.消费者信息保护义务
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推荐阅读:
<...
10-13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了做好备考工作,下面由留学群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1.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市场竞争中,经营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关系;监督检查部门和市场竞争主体之间的竞争管理关系。
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直接目的);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直接目的的必然延伸);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
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1)混淆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暗中(非明示)给对方折扣、中间人佣金;未入账(账外)。
(3)虚假商业宣传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5)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①所设奖的种类、兑奖条件、奖金金额或者奖品等有奖销售信息不明确,影响兑奖。
②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万元(以非现金的物品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奖励的,按照同期市场同类商品或者服务的正常价格折算其金额)。
(6)诋毁商誉行为。
(7)利用网络从事不正当竞争行为。
推荐阅读: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推荐访问
正在提交表单,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