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群专题频道2015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栏目,提供与2015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09-09
留学群中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攻略,更多中考数学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攻略
首先,要抓住基础概念,将其作为技巧突破口。
数学试题中的所谓解题技巧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来源于最基础的知识和概念,是掌握到一定程度时的灵光一现。要寻找差异——因为做了大量雷同的练习,所以容易造成对相近试题的判断失误,这是非常危险的。
其次,要抓住常用公式,理解其来龙去脉。
这对记忆常用数学公式是很有帮助的。此外,还要进一步了解其推导过程,并对推导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能变化进行探究,这样做胜过做大量习题,并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掌握公式的运用,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次,要抓住中考动向,勤练解题规范。
很多学生认为,只要解出题目的答案就能拿到满分了。其实,由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越来越注重解题过程的规范和解答过程的完整,只要是有过程的解答题,过程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所以,要规范书写过程,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情形。
最后,要抓住数学思想,总结解题方法。
中考中常出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分类讨论法、面积法、特值法、数形结合法等,运用变换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化归思想等来解决一些综合问题,在脑海中将每一种方法记忆一道对应的典型试题,并有目的地将较综合的题目分解为较简单的几个小题目,做到举一反三,化繁为简,分步突破;而在与同学的合作学习中,要将较为简单的题组合成较有价值的综合题。中考题最大的特点是浅、宽、新、活,因而,在复习中要回避繁、难、偏、怪的题,否则,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也会增加心理负担。
另外,随着中考时间的临近,还应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提升:
1.速度考试是向时间要质量,复习时一定要有速度意识,不能只要质量而不要数量和速度,超时间的投入就是一种“潜在丢分”,如在考场上发现时间不够,就会乱了阵脚,导致后面的题无法思维,无法下手解答,全部丢分。
2.计算中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虽然近年来试题的计算量略有降低,但并未削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运算要熟练、准确、简捷、迅速,要与推理相结合,要合理且简单。
3.表达在以中低档题型为主体的考试中,获得正确的思路相对容易,但要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在最后的综合复习中要注意书写要求,特别是做完历年的中考题后不能完事大吉,而要针对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检验自己实际的得分情况,不仅要自己分析,必要时还要请教老师,这样才能做到针对自己平时存在的问题与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总之,在最后的复习时间里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效率,在校认真听讲,不要盲目做题,一切听老师的指导,你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人生在世,追求的当是一种境界,心存的当是一种梦想,眼含的当是一种至远的眺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勤奋才能化拙为巧,只有勤奋的背后才是成功,才是进步,只有勤奋才能缔造奇迹!为了目标,我们要不惜代价的努力,即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也要追求,应相...
留学群中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方法,更多中考数学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一、精心解读《中考说明》
大多同学的疑问是关于中考都考什么、考得有多难、怎么应考,这些就需要仔细阅读中考考试说明,明确要考的知识要点,理清中考试卷结构以及知识分布点。至于考试难度,相应的说明书后面相应的知识点后都有相关的例题,通过这些例题大家可以对考试难度有大致的估量。因此仔细研读中考说明是对中考做最大程度的了解,力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复习资料的选择
相应的复习资料也是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不可或缺的,现在市场上数学复习资料可谓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那我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呢?
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咨询历届学长们都使用的是哪些复习资料,这可以给自己提供很有效的参考。
(2)选择与自己的课程进度吻合的辅助资料,这样可以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3)挑选与自己实际水平相一致的复习资料。问题是怎样才能知道一本复习资料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呢?通常衡量一本好的复习资料的标准是:书中70%的题自己不借助帮助是可以做出来的,而余下30%的题需要借助其他人的帮助或者答案解析才能解决的,如果符合这些条件,那这就是一本适合你的好资料!
现在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习惯以练习题做的多少来衡量学生投入度的多少,其实这是不科学的,练习题做得多不一定表示从中得到了预期的效果,那我们怎样才能得预期的效果呢?
第一,做练习题的时候要求同学们要多思考,遇到好的解题方法要记录下来;
第二,要合理分配做题时间,尽可能的做到各科学习时间分配符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
第三,要通过练习同时提高自己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因为在考试中,基本上没有再次检查的时间,也就是说要求同学们要“一步到位”!
三、复习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法
现阶段同学们都能深刻感受到作业量大了很多,各科作业累加起来让同学们深感疲惫,很多同学写作业就是为了应付过关,这样的结果就是老师们精心留下的作业没有让同学们从中得到相应的受益!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尽可能对留下的作业进行筛选,控制作业量,各科要统一协调,统筹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力求作业完成的准确且高效!
中考前众多测验对同学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了,那同学们要如何对待测验以及测验分数呢?在每次测验之前老师都要强调审题的重要性,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大家应该明白其中道理;其次考卷中答题格式要正确规范、步骤要完整、推理要严谨。答题时思路清晰,依据正确,计算过程快速准确!
因此在平时书写论证方面书写不规范、跳步、推理不严谨的同学们要注意了,在中考复习阶段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这就需要在上课时多注意老师示范性的板书书写方式,对于作业和试卷上的不当之处要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进行正确修改。在做题时要保持头脑清醒,思路明晰,推理论证的依据正确充分,书写要清楚。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09-09
留学群中考网为大家提供2017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攻略:如何审题,更多中考数学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7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攻略:如何审题
一、审题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思维直接指向试题,一定要眼到、手到、心到。尽管是中考这种关键时刻,也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试卷上,尤其是一些心理素质欠佳的考生。
在规定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是考试基本功之一。这种基本功的训练在于平时。同学们自己在做练习时,包括做回家作业,不妨试试限时完成法,即规定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完成练习。不要有停顿,不要喝水,不要说话。
二、审题时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
1、第一遍粗读题,使自己大致了解题目的意思。
2、第二遍精读题,要逐字逐句地读,仔细理解题目中各个条件的含义。读的过程中不妨用笔把题目中的重要条件,重要语句划下来,圈出来,以提醒自己,引起重视。
3、第三遍重读题。作完一道习题后应回过头来重新审题,看看哪些数据、关系还没有用上,已用上的用得是否准确;关键词句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结果是否符合题意,符合生活经验。
三、要学会翻译数学题。别以为只有语言需要翻译,数学同样也需要翻译,就是把大家觉得特别长的题翻译成自己能够理解的简单的语言,把文字性的东西翻译成数学语言,进一步用代数式或者是符号语言来表达,有助于审题。
四、审题时要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考试之前,考生做了大量的题目,考试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地方令考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原本是件好事,但考生的思维定式把这变成了一件坏事。有的考生看题还没过半,发现类似的题目老师讲解过,立即兴奋地动笔,有的同学甚至靠记忆老师讲过的解法来依葫芦画瓢,谁知道试题的其他条件、需要求证的结果已经做过变化,错解是必然结果。
总之,请同学们牢记:审清题意是致胜的前提。粗心就等于把成功推向你的竞争对手。因此一定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滴“分”不漏。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05-11
05-11
05-11
想要高考取得好的成绩,高考的第一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在这里,留学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公式,希望能够帮各位高三学生更好的复习,如果觉得本网站内容有用,欢迎收藏(Ctrl+D即可)。
高考推荐阅读:
05-11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过基本计算关:如方程、不等式、代数式的化简,要求人人能熟练的准确的进行运算,这部分是决不能丢。
配方法与换元法
把代数式通过凑配等手段,得到完全平方式,再运用完全平方式是非负数这一性质达到增加问题的条件的目的,这种解题方法叫配方法.
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范例讲析】:
例1: 填空题:
1).将二次三项式x2+2x-2进行配方,其结果为 。
2).方程x2+y2+4x-2y+5=0的解是
。
3).已知M=x2-8x+22,N=-x2+6x-3,则M、N的大小关系为 。
例2.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且a2+b2+c2=ab+bc+ac,则△ABC的形状为 。
例3.解方程:
【闯关夺冠】
1.已知 .则 的值为__________.
2.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则代数式a2 –2ab+b2 –c2的值 ( )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D 不能确定
3已知:a、b为实数,且a2+4b2-2a+4b+2=0,求4a2- 的值。
4. 解方程: 77
中考数学复习注重解题方法
数学学习有自身的规律,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作为学业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初中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掌握,也即主要考查一些数学的通性通法,因此平时切忌不动脑筋,靠“多”做题目,达到掌握的目的。多做题目固然有好处,可以做到见多识广,但由于学生学习的时间是个有限的常数,而且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还要学习其他许多知识,因此单靠盲目地多做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看来这条路是行不通的,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为此我们一定要注意经常整理解决常见问题的基本方法。比如对于几何的证明题,我们要学会用分析的方法来思考问题:
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BD是BE与BA的比例中项,求证:AD是AE与AC的比例中项。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知道,BD2=BE·BA,进一步可以证得△BDE∽△BAD,得到一些对应角相等。而要证明AD是AE与AC的比例中项,即要证明AD2=AE·AC。要证明等积式,就是要证明比例式AEAD=ADAC。要证明比例式,可以考虑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或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根据本题的条件,就是要证明这四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相似,即△ADE∽△ACD。证明三角形相似需要两个条件,由于∠DAE=∠CAD,因此只需再找一对角相等或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首先考虑的是证明两个角相等,不行时再考虑证明夹这个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如∠AED=∠ADC。结合条件,可以证出∠BED=∠BDA,所以就可得到∠AED=∠ADC,从而证得结果。
像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隐含着数学的化归思想。在熟练掌握数学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解决...
2015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推荐访问
正在提交表单,请稍后...